廉政智库高峰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
4月21日上午,由湖南省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廉政智库高峰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来自牛津大学社会法律研究中心、牛津大学沃福森学院、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湖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共商廉政智库建设与发展大计。校领导杨虹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省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王明高教授致辞,他回顾了十六年来组建廉政建设研究团队和推动反腐败研究的历程,向参会嘉宾表达了热诚欢迎和美好祝福,希望各位嘉宾为廉政智库的建设发展献言献策。王明高教授为牛津大学Denis Galligan教授和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傅学俭颁发了特邀顾问聘书,为牛津大学沃福森学院于颖研究员、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袁准教授、湖南大学彭建刚教授、法制周报社总编刘正勇等颁发了特邀研究员聘书。
在座谈环节,Denis Galligan教授介绍了英国与欧盟在反腐败方面的主要经验,并就在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如何推进国际反腐败法律合作,阐述了富有见地的观点。与会专家围绕腐败发生的根本原因和惩治机制、反腐败法律体系的构建、廉政建设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英国政府公务员的监管与教育、公务员与政府的关系、斩断权力寻租的途径,以及将民间智慧、专家智慧和官员智慧三者结合反腐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之后,Denis Galligan教授作了题为《反腐败与正当程序:潜在的合作伙伴Anti-corruption and Due Process: A Potential Partner》的学术讲座。Denis Galligan教授指出,由于公共权力来自法律授权,因此其行使也必须以符合法律的方式运行,要保护特定情况下的公共利益或是希望得到法律预期的正确结果,就需要有程序来打消为个人利益而运用公共权力的念头。在总结中他指出,虽然应对不同腐败形式的反腐败方法多种多样,但只要能有效把握反腐败的正当程序,就能有效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腐败。在提问和交流环节,Denis Galligan教授就正当程序的运用是否会增加腐败成本、社会民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法律保护机制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做了精辟解答。
于颖研究员在题为“消费者保护法律与监管的国际新发展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n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and Regulation”的学术讲座中,从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发展现状着手,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较为滞后的深层次原因。她以电子商务和金融两大热点领域的问题为案例,剖析了当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冲突和不足,阐述了消费者保护法律和监管方面的发展和动态,并以网络购物七天无条件退货权作为案例展开了分析。她认为,国家的强制力是唯一并且最终能够保障信用机构之信用的力量,对此应当有相关立法及政府监管来避免信用危机,从而达到保护消费者,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目的。
Denis Galligan教授是牛津大学社会法学科创始人,牛津大学法律系主席教授、牛津大学沃福森学院学者,湖南省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特邀顾问。现任牛津大学《一带一路法律项目》主任、“牛津法律、正义与社会基金会”主席。研究领域包括宪法与法律体系、法律与社会、法律与监管、反腐与预防、正当程序与司法改革等。曾多次担任世界银行、OECD、欧盟等国际组织和多国政府的资深顾问。
于颖研究员是牛津大学社会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牛津大学沃福森学院学者,联合国“最佳消费者救济实践研究”项目负责人,牛津大学“一带一路法律项目”主要负责人,“中国消费者权益项目”主任,湖南省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跨境交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以及消费者保护政策和法律的国际比较研究。
(文/ 陈鑫铭 刘松武 图/ 陈璐明 胡慧美 符林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