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入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选择
——用“四个自觉”做合格共产党员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一位年过八旬、党龄60年的正厅级退休干部,他认真总结自己60年党员生活的实践,得出了“志愿入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选择”的结论。他用“四个自觉”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做一名合格党员的体验十分可贵。】
时光过得真快,一晃我入党整整60年了。和我一同当了五年省人大代表的农业老工人刘景恭,在我退休时,送我一幅对联,“几十年不做一件亏心事,忙一世单枪匹马总超前”,并说“你像个党员”。他没有用“合格”二字,后来,他对我说,你老傅算个合格共产党员。趁建党95周年之际,在开展“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以党章为标准,对照工人的话,回顾总结了60年党的生活实践的体验——志愿入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选择。
所谓“志愿”,这里指的是一种高度政治自觉性,即建立在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组织培养,对党的理想信念有比较淸醒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一种自觉政治行动。我清楚地记得,1956年6月,我在常德师范快毕业了,一天下午,联校党支部(当时党员少,与邻近女子中学成立一个支部)通知我明天上午8时参加党员大会,讨论我的入党问题。当时患病的我兴奋了,淸晨起床,不思早餐,准时到达会场,经全体党员讨论、表决,一致同意吸收我为中共预备党员。我的病也就这样好了。“七一”建党节,学校隆重举行学生党员入党宣誓,我牢牢记住誓词第一句,“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和最后一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从此,我就姓党,成为共产党的人了,立志心系党、心糸人民、心系国家,决心把自已的生命价值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糸在一起。我深感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不是官做的大,不是钱赚的多,也不是寿命活的长,而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人生价值的经典定义,即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立党为公”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由马克思主义指引,破土而出的为振救中华民族和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它是革命的大熔炉、大学校,是哺育和汇聚千千万万民族精英到党组织中来,为实现党的纲领和宗旨而奋斗的。首先经过28年的欲血奋战, 终于开天辟地成就了“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的世界性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人是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开拓者,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开国英雄!
我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活实践中,深切体验到,在和平执政时期,共产党员的“三心”思想,要融化在血夜中,落实在行动上,是很难很难的,必须用先辈们的思想指引和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 用高度的自觉性,即坚强的党性作保证, 才能得以实现。2003年9月, 我从省人大常委会中层领导岗位上退休时提出“领导职务没有终身制, 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终身制”的理念,誓言把党和人民长期教育培养自己积累起来的这点“精神财富”, 要毫无保留地自觉地奉还给党和人民, 并以此走完一个共产党人的人生之路。
回顾党的教育培养, 我60年来始终坚持党性在心, 自觉在行, 努力做到“四个自觉”, 始终按照党员标准去实践。
一是自觉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叫为保护和加强党的群众基础“添砖加瓦”。 我深知“共产党的根永远“在车间里、在田野上”。自觉视人民为“衣食父母”, 一生以反映人民的呼声和疾苦为已任,先后百次以上用调査报告、紧急呼吁等形式,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百姓苦难,许多问题得到园满解决。我每到一地就同那里的群众结合起来,宣传群众,了解群众, 帮助群众解难。我特别善待群众来信来访,每一件都亲自处理,负责到底。残疾人和水库移民、下岗工人等是我关爱的首选。40余年来,我应邀在本省及其他10余个省市义务讲廉政党课一千五百余次,听课的党政军人员近20万,授课单位坚持要付的数十万课酬都用于救助特困群体。我在处理群众与领导的关系上,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条体验:宁愿得罪领导,也不能得罪群众。伤害群众就是破坏党群血肉联系。1998年10月,中囯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以反映党群关糸,讲真话为主题的《盛世诤言》一书,《求是》杂志发表了题为“忧党忧国的正气歌,心系百姓的民情录”专评,北京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盛世诤言》为民上书20年”,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二是自觉坚守党章规定的“个人利益”,务必在处理“公私关系”上做到: 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我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 从身边发生的若干事实中得出一个结论, 即利益问题是人生价值的核心, 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给人生造成极大的悲剧. 尤其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是如此. 我们要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违纪违法案件中认真汲取这方面的深刻教训. 要永远牢记:公仆的人生迫求,“不是一斤(金)而是一两”,即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我从湖南39名职务犯罪人的“忏悔录”中得到警示:“ 金钱不能被人带进坟墓,却能把人送进监獄”。为此,我逐步总结提出了“人生与廉洁”的格言,即“廉为人本,洁是人心。人生必廉,廉必洁终。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我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真理,也是共产党人的座右铭。其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廉律自律特别规定 “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道理就在这里
有一些党员犯了利益上的错误甚至罪过, 明明是主观原因, 反说什么界线不清, 规定不明等等。其实,党章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一条我熟背不忘,到处宣讲。它给共产党员界定“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就说明共产党人没有任何特权, 只有法律和政策规定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这个规定很明确、很严格而且很死,没有丝毫余地。几十年来,我把这一条看得很重很重,包括家庭成员和直亲好友都必须尊崇,秋毫无患. 为此,我公开“约法三章”,即不该得的利坚决不得;可得可不得的利也不得;该得的利必要时可以少得。我自认为没愧疚的是,在职时因为权力影响的灰色收入一一退了回去。1990年7月,不知是谁,在野生甲鱼数百元一斤时,送两个大甲到家,只见我不在家,放下就走,我的贤内助急忙打开当路的厨房窗户,扔了下去,一声高喊:老板,你的东西拿走。我20余年下乡、下基层调研,创造了” 三心两不” 调研法, 受到求是杂志的推介.我常常吃路边店, 给老百姓照交伙食费,后来实在交不掉了,我就每次加数十倍,至少200元,就地慰问特困群众。我在省人大常委会任副秘书长,主管基建十年,没吃一餐、没拿一分,基建结束时,省建六公司给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送了一面锦旗,赞扬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们感慨地说,工程质量好不好,关键是管基建的领导有不有质量。 三是自觉把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关进“自律”和“制度”的笼子,确保手中权力百分之百地用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上。我认为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腐、不愿腐、不能腐的制度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应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范围与高度来解决。我还觉得必须把“不应腐”这一最高境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这一点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来讲是无比重要的,是最本质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为此,我把权力运行的价值公式定为:为人民,权力=100;谋私利,权力=0。我在义务讲党课时大声疾呼,得到听众的赞同与支持。1994年春节,我离开家乡几十年,决定全家老少三代回乡沐浴亲情教育,因为我任单位副秘书长,且分管行政,手下有几十台大小车,单位要送,家乡也有单位要接,我亳不犹预,一律谢绝,自费1200元租个面包车来去三天,过了一个欢乐、节俭和难忘的春节。许多好友问我,你为什不给妻子安排工作,我的回答是,没有权利。我主管接待工作十年,正逢公款吃喝盛时,但我不敢动用公款宴请那怕是一次、一个私客。一些原省委农村工作部老同事开玩说,老傅你真抠,连饭都不请一顿,我表示歉意,却因此而得到“内心的安宁和自由”。
四是自觉在党言党、在党忧党, 把爱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我一辈子向党勇进诤言的报告、书信达30万字之多, 其中有10多件重要报告直呈党中央和国务院, 引起主要领导重视。1991年7月,我就执政党“惩治腐败,取信于民”提出四点建议,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传阅,并回复感谢我 “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精神”。1993年10月3日,中央纪委与监察郢部办公厅将我关于民用车辆滥挂军警车牌腐败行为调査专报呈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全国人大、政协党内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阅示,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娈、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作要批示,依法进行制度性清理。1997年12月,我不坐小车坐公交,到基层视察,把发人深思的见闻,当晚写成“领导干部少坐点小车,可以多听到一些人民呼声”的报告,就地呈国务院领导,总理朱镕基、副总理邹家华等作出重要批示,立马整改。2009年2月,经过10余年的调研思考,就“执政党接受人民监督主体形式的思考与建议”致信党中央,创新提出人大制度对执政党监督的构想。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形成中央文件,要求认真研究我提出的建议。时任湖南省委书记转达中央对我的感谢和问候。2015年10月13日,我 80寿诞时,不顾病疼,在习主席9月主持和参与的三件“国际性大事”的鼓舞下, 为实现和平梦想,向联合国致信提出五点和平建议,潘基文秘书长阅示点赞,2016年1月8日收到联合国公众信息部回复, 深表“两个问侯”和“四个感谢”,并说明分享了我的和平建议。媒体报导,纷纷评论,彰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热情、智慧与中国精神。
“四个自觉”并非一次完成,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在“四个自觉” 内在政治动力的推动下,我2003年退休后,舍弃了打工赚钱、安度晚年的想法,立马跨进社会组织,以志愿者、义工的身份,继续耕耘。2004年12月,我发起成立全国首个廉洁文化研究会,并10年两任会长,办成“国内第一品牌”。湖南省民政厅授予该会最高荣誉---5A研究会。连续组织的9次中华廉洁文化论坛,走出湖南,走进台湾,产生良好社会反响,引起中央纪委和监察部领导重视,并派国家预防腐败局崔海容副局长专程赴长沙出席“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论坛并发表讲话。我们创办的《清风》杂志成为中华廉洁文化第一刊。2007年,新闻媒体誉我为廉洁文化的“播种机”、“反腐智士”。 我不顾年迈多病,仍坚持传播正能量。2014年4月13日,应邀在北京、深圳义务宣讲廉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突发脑梗,半身不遂,我仍念念不忘社会工作,常常拄着手杖四处奔波......
我一向认为,个人的能力与作用是有限的,唯有在党的怀抱中,并同群众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能力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我正是从这意义上提出“志愿入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选择”的理念。总结60年,可以说这样两句话:为党和人民作出的贡献太小太少;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却太高太多。我在工作过的单位和地方,获得了数十次优秀共产党员及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特别令人难以忘怀和永远难以报答的是先后获得四项全国荣誉,即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名家、全国百名“百姓学习之星”、2014年,荣登3月“中国好人”榜,成为敬业奉献好人。2011年7月,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公仆傅学俭》。主要介绍我努力做合格党员的情况。湖南省委创建办推荐该书为党员干部读本。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为《公仆傅学俭》作序所写的结束语是,“傅学俭一生清廉,不盖棺亦可定论,其精神弥足珍贵。他以赤子之情,为民办实事不图任何私利,向党献诤言没有丝毫媚骨”。他肯定我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是党的优秀传统的传承者和播种者,感到无比欣慰。
总结了过去,回过头来再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各党员”的指示,倍感亲切,倍感重要。党执政67年来尚属首次,意义之深远,作用之重大,无需言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责任重大可想而知。我决心在“筑梦路上”继续奋斗,以实际行动,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两个落实,真正实现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作者:湖南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