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前沿 > 国内视野 国内视野

十羊九牧,浪费的同时更滋生腐败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李雪萌发布时间:2016-09-14

   十头羊,牧羊人却有九位,官多民少、冗员赘余,不仅历来被公认为是社会财富与人员的巨大浪费,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几天前,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财政部于818日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会上通报了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情况。违规违纪人员来自中国财政学会下属县级财政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报编辑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等单位。

  平时大家大概不会注意到,财政部框架内有这么多学会、委员会、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单位。这些纳税人供养的单位,不知道与国家的财政事业有多大关系、为国民经济运行作出多大贡献。

  实际上,据财政部官网显示,财政部的内部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约有55家之多。而这次警示教育大会,参加的中层以上和专职干部就有1660人。唐朝开始,财政、民政以及部分交通和建设等职能,统一由户部负责。据记载,即便是以官员数量众多出名的清朝,户部官员最多时也不过362人。

  西方管理学界有一条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2倍,工作时间就要多花2倍,工作成本要多花4倍。当今中国官员到底有多少?吃国家财政饭的干部到底有多少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有编制和没有编制的,数据一直很模糊。去年5月,针对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公开报道,称“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人们不禁要问,要调整工资的4000多万干部,难道都为国家和社会所必需?

  荀子曰:士大夫众则国贫。南宋史尧弼也认为冗官为“天下之大害”:旷职、耗财、跑官、虐民。“无其事而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冗余的官僚与机构,必然造成百姓负担沉重和财政入不敷出。从一个财政部,大约可以推见其他各部委,各部委又下属各省市县乡级厅、局、站,层层累加,叠床架屋,每个人都得给予一个正式名分,结果就是设置更多的机构,安排更多人员,最终导致牧羊人甚至比羊还多。

  每一个干部在其任上,都要有所作为。然而,由于干部数量实在太多,有不少官员不知其所为,人浮于事“不会干”,干的事不但于社会无益,反而扰民、烦民。

  由于拥有绝对的行政权力,政府组织有自我膨胀的倾向。《帕金森定理》书中指出,在行政管理中,官员数量的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并且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这导致行政人员不断膨胀,每个人看似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李克强总理曾提出要转变行政理念,“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为官不仅要清廉,而且要有所作为,要切实拿出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凡公共事务不需要的人和事权,统统都可削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袁刚曾著文表示,要打破官场铁饭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要继续深入,既要削“事”,也要裁“人”,凡无事可干或无事找事的冗官散官,统统都要另寻出路,不能继续扰民乱行政。否则不仅造成社会浪费,还会导致腐败。财政部日前通报的几项违规违纪事例,就是一个警示。无论是哪个部,还是其他任何一级的行政机关,都应摒弃庞杂的干部官僚体制,不仅要“正风”,而且要“消肿”,有事干事,无事走人。


  湖南工商大学

  中共湖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湖南省监察委员会

  中国智库索引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长沙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长沙市监察委员会

  中共浏阳市委员会

  浏阳市人民政府

  清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