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这段话出自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引用“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再一次告诫我们:人不能没有理想和志向,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共产党人要永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志向。
志存高远,见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信念。这一理想信念领航中国共产党人胜利度过了近现代“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暴力革命时期,进入到了如今“欣欣向荣”的改革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定理想信念,95年来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独立自强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曾经的“理想”正逐渐变为现实。在近现代革命时期,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下,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碎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有史以来真正“站起来了”。新中国改革、建设阶段,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果断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永远告别了“饥饿年代”,从此富起来了。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仍要坚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信念,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理想。
丧失理想,演绎“尔曹身与名俱灭”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导致生活上的腐化、道德上的堕落、政治上的变质。共产党人若丧失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迟早会演绎出“尔曹身与名俱灭”般结果。有的共产党员丧失理想信念,不仅令他们自己身陷囹圄,而且也会腐蚀党的肌肤,让党的事业遭受挫折或困难。从一些“落马”官员的心路历程来看,现在的社会,权力、金钱、美色,诱惑太多,理想信念稍有松懈,有朝一日就会轰然倒下。刘青山、张子善之流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没有被革命时期敌人的炮弹和子弹所击倒,却倒在了和平年代生活的腐化变质上。胡长清不坚守崇高理想信念,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被判死刑的省部级高官。周永康、徐才厚之流沦为“阶下囚”,是因为政治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上发生了根本变质。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丧失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总开关”没法拧紧,伤了根丢了魂,终究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忘初心,铸就“更加众志成城”
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启迪我们当代共产党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高远精神追求。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人才会“更加众志成城”,才能走得更远。在当前“四种危险”“四大考验”的新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内在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不忘初心,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内化是一个逐步提升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巩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实抓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奋勇前进。
(文章来源:《新湘评论》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