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成效。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出发,党要带领人民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应当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时代以及新时代的改革开放,给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考验。如何才能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更好把握新时代,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黄相怀所著的《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至少从三个维度为我们提供了启迪与参考。
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思想认识的根本指向,是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的实践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为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深刻思想,详尽论述“正确的政治方向何以重要→何谓正确的政治方向→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等一系列重要命题,该书不仅系统梳理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方向的著名论断和思想,而且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从生动的历史和现实素材中汲取滋养,以彰显正确的政治方向之于党员能力提升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应当说,不仅说理鲜明透彻,而且列举恰如其分,引人入胜。
举例言之,书中说到毛泽东同志多次讲过这么一个例子:“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他不问今天锅里有没有米煮,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向南走向北走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问题。这说明我们军队里的战士都是关心战略的。”因为向南走还是向北走,不仅是一个战略问题,更是政治方向问题,而政治方向问题正是最根本的问题。此外,书中还论及,1938年4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指出:“你们在这里要学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便能够最后战胜敌人。”在此,毛泽东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最后战胜敌人的首要因素。这既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身伟力的体现,更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思想结晶。所以,不论在革命年代、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都必须把握好政治方向这个战略问题和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或者说“扣好党员的第一粒扣子”。
那么,作为党员应明确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呢?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际上,恩格斯借此机会再次强调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指明了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的历史潮流和远大理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究竟怎样才能既仰望星空追求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为“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呢?书中提到,革命理想高于天。夏明翰英勇就义前,大义凛然地说:“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已定了。”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党之所以一次次面对绝境力挽狂澜,历经苦难,走向辉煌,归根结底就是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的信念支撑。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没有远大理想,我们就会失去政治方向,不成其为合格的共产党人,就会“缺钙”,得“软骨病”。同样,有远大理想而流于空谈,不能专注于现实工作,也不能说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唯有既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去追求崇高理想,又能“立根原在破岩中”为党所面临的时代课题而踏实奋斗,才算真正把握好了政治方向。
政治立场
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成为革命最彻底、最先进和最有前途的阶级,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为了透彻阐明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以及怎样才能站稳政治立场,该书遵循“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站稳政治立场的关键是什么→如何站稳政治立场”的体例与逻辑,从理论维度和历史维度进行了深刻阐释。
从理论维度看,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党人政治立场的表达,到《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共产党人政治立场的阐明,著者作出了系统考察,为我们理解把握以及树立共产党人政治立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自信。著者援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经典表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用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发现,从源头上阐明共产党人应确立的政治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历史条件和时空背景下,深刻运用和实践了这一鲜明政治立场。著者引用《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从而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立场就是始终和人民在一起,想人民所想,干人民所干。
从历史维度看,著者从党史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毛泽东深刻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鲜明立场。在改革开放年代,邓小平郑重告诫全党,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共产党人讲政治立场,最为根本的就是要自觉维护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衡量中国共产党人是否讲政治的根本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实干兴邦,他指出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最后,在这一解读阐释的基础上,著者进而阐明网络信息化时代将政治立场落到实处,应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政治能力
党的首要属性是政治属性,党员的首要身份是政治身份,党的领导的首要内容是政治领导。如果说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体现的是党员和党的组织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那么高超的政治能力则展现党员和党的组织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事实上,正如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得来一样,从事物的发展规律看,高超的政治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能力,显然它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和锻造而来。
至于何为政治能力,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具备怎样的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如何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进而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政治能力?《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用独特新颖的方式,作出了深入的阐释。统览全书可以发现,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彰显独特政治优势,到坚持不忘初心恪守党的庄严政治承诺,从科学把握新的历史方位以明晰政治大势,到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树立正确政治方向,从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思考力,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从具备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政治素养,到在党内生活中磨炼自身的政治历练,再到着力增强政治领导力,著者对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这一课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探讨和深入分析研究,从整体上考察把握了新时代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方向、立场、原则、方法和路径。从具体视角而言,在论述阐释关涉政治能力提升的核心概念、基本术语、时代要求时,著者实事求是且中肯地评析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政治承诺、政治大势、政治方向、政治洞察、政治立场、政治素养等政治属性与政治本色。其中不乏许多独到的评论,体现了著者新颖独立的见解,既彰显了该书的独特学术价值,又展现了其所探讨问题的鲜明的时代感与现实感。
事实上,无论是正确的政治方向,还是鲜明的政治立场,抑或是高超的政治能力,都是党员干部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真实展现和实践表达。面对新时代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国内外各种风险重重、考验重重,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就必须继续过硬,始终过硬,不断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