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到位,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前,在上海师范大学预防职务违纪违法犯罪研究中心主办的“改革开放与反腐败——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上海师范大学预防职务违纪违法犯罪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商红日表示,我们应当围绕如何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议题,借助理论上的分析、鲜活的个案、实在的数据,提出一些具有理论高度的建议,以反腐败常态化的顶层设计来实现标本兼治战略,以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新途径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琪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从严管党治党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在思想建党方面,要大力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化于制,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从而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夯实思想基础;在制度治党方面,要把思想建党的政治原则具体化为制度治党的准则规范,着力补齐党内规章制度中存在的不配套、不适应、不一致等“制度短板”,切实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五大建设之中。
把握反腐败形势的“变”与“不变”
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上海市纪委原秘书长赵增辉认为,我们需要把握反腐败形势的“变”与“不变”。一方面,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呈现不断向好的发展趋势,这是 “变”的方面;而另一方面,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从近20年党政纪处分的案件数量来看,坚持这个判断是必要且符合事实的。
上海市委党校原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刘宗洪认为,破解十八大以来贪官“仍然不收手、不收敛”难题,关键在于处理好六大关系,即党委领导与行政兼职的关系、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权力反腐与制度反腐的关系、闭环监督与专门监督的关系、反腐政绩与常态反腐的关系、全面监督与精细管理的关系。
科学的理论研究对于有效反腐十分重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李辉通过对职务犯罪起诉书文本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了中国腐败类型的结构性特征:在个人特质上,被告人的性别和居住地对腐败类型的结构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男性更易卷入交易型腐败,女性更多涉及自体腐败,农村更多发生自体腐败,城市更易发生交易型腐败;在宏观制度环境上,市场化程度和政府规模从两个相反的方面影响了腐败类型的构成,市场化程度与交易型腐败的发生概率呈正相关性,政府的规模与自体腐败的发生概率呈正相关性,但是两者相比而言,政府规模的影响更加稳定。
法治是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化反腐败体系。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桑玉成提出,既要持之以恒地反腐败,更要着力于培育廉洁的政治土壤;既要以反腐败的实际效果为成绩,更要以腐败发生率的降低为目标;既要加大从严治党的各项制度建设,更要为降低从严治党成本而努力。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蒋传光提出,法治反腐是以民主之治反腐、以权利之治反腐、以权威之治反腐、以责任之治反腐、以程序之治反腐、以全面之治反腐,也是当下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纪委书记张国新认为,坚持法治思维,是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纪检监察干部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办事,言行举动都要合规、合纪、合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表示,深入推进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必须实现常态化反腐,一是在重点惩治腐败的基础上提升赢得反腐败斗争的信心;二是确立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反腐败斗争新格局;三是加强对反腐败斗争从重点治标转向重点治本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