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前沿 > 国内视野 国内视野

中国代表团团长在国际反腐败学院第四届成员国大会上的发言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作者:发布时间:2015-12-12
黎晓宏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5/12/11
 
 
     非常高兴出席国际反腐败学院第四届缔约方会议。在此,我代表中国代表团,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上届会议以来加入国际反腐败学院大家庭的缔约方表示热烈欢迎。
  借此机会,我愿向大会介绍一年来中国在反腐败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最新进展。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将反腐败视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律尊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政治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赢得了人民的肯定和信任。
  一是反腐败零容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当前,“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绝不手软”已经成为中国流行语。
  我们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案件,不管涉及到谁,都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买官卖官、徇私枉法、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对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的查处,证明我们查办腐败案件没有禁区、没有特区、没有盲区。人民群众从最高领导人惩治腐败的具体行动和显著成果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坚定决心。
  二是严明党的纪律。中国共产党有8700万党员,管理好党员对治理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把加强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党纪严于国法,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中国党员除了遵守国家法律,还要遵守党的纪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高悬巡视利剑。我们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我们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增强巡视力量,加快巡视节奏,着力发现了一些腐败、作风、纪律和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使巡视成为发现问题的“尖兵”、惩治腐败的“利剑”,发挥了强有力的震慑遏制作用。截至目前,中央巡视组已经巡视了149个地区和单位,实现了对地方和中管央企的全覆盖,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反腐败国际合作。
  一是积极推动反腐败务实合作。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缔约国,中国认真履行《公约》义务,积极参与履约审议工作,大力推动《公约》框架下国际执法和司法合作。中国同国际反腐败学院、国际刑警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保持联系、开展合作。中国监察部与89个国家和地区的监察和反腐败机构开展友好交往,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建立反腐败执法合作机制。
  二是全力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中国努力编织一张“天罗地网”,决不让外逃腐败分子逍遥法外。今年,我们开展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天网”行动,加大对外逃腐败分子的缉拿力度。“天网”行动共从68个国家和地区追回700多人。“天网”行动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协助。借此机会,我对给予中国支持和协助的国家表示感谢。
  在此,中国代表团就加强国际追逃追赃提出3点主张:
  第一,加强国际追逃追赃合作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公认的合理诉求,各国都承诺不作腐败分子和腐败资产的避风港。在实践中,法律制度差异、合作意愿不强等因素仍然阻碍着追逃追赃的国际合作。希望各国继续秉持积极务实态度开展合作,增进互信、加强反腐败执法和司法合作。
  第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定了引渡、司法协助、执法合作、资产追回等制度,为各国各地区开展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法律基础。中国赞赏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机制下反腐败工作组已经开展的工作。希望进一步加强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框架下的合作,将合作的政治意愿和法律基础转化为具体方案和切实行动。
  第三,追逃追赃合作涉及外交、司法、警务、反洗钱等多个领域。由于国与国之间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发生效率不高、合作不畅等问题。对此,既要相互尊重,又要求同存异。只要大家以诚相待,彼此互惠,总能找到最大公约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各国对加强反腐败能力建设的需求日益迫切,
  对强化反腐败国际合作寄予厚望。中国高度重视学院在促进国际反腐败事业的重要作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学院的工作,履行缔约方的责任和义务,为学院的发展壮大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2016年学院工作提出以下3点建议:
  一是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反腐败目标。今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全球17项169个到2030年完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涉及反腐败的内容包括“加强追赃和被盗资产返还力度,打击一切形式的有组织犯罪”、“大幅减少一切形式的腐败和贿赂”等。建议学院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为各缔约方提供智力支持。中国愿意同学院合作,在中国举办一期以反腐败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题的研讨班。
  二是重点关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一周期履约审议查明的技术援助需求。11月初,《公约》第六届缔约国会议总结了履约审议第一周期取得的成效,以及各国实施《公约》面临的挑战、困难和技术援助需求。做好国际追逃追赃是当今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热点议题。学院应积极回应这个重点关切和优先领域,予以大力支持和协助,比如,在国际追逃追赃领域开展研究和培训等,探讨如何利用《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推动各国开展有效的司法和执法合作。
  三是学院治理充分听取各缔约方意见。希望学院坚持和倡导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原则,理事会在决定学院发展规划、决策重大事项时,充分听取各缔约方的意见,特别是注意倾听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充分考虑他们的关切,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兼顾。
  中国愿意与各缔约方分享反腐经验,携手遏制腐败,共同缔造廉洁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湖南工商大学

  中共湖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湖南省监察委员会

  中国智库索引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长沙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长沙市监察委员会

  中共浏阳市委员会

  浏阳市人民政府

  清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