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前海发展总体规划及前海开发建设的需要,该局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创新、深港合作开展效能监察,重点对市政工程项目开展进度、质量、安全、廉政监督检查,推动前海开发提质提速提效。会同前海管理局督查办公室对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进度跟踪、责任倒查。
2013年5月8日,前海廉政监督局挂牌成立。作为管理体制的创新,该机构合并纪委、监察、检察、公安、审计等多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大监督格局,为前海反腐倡廉的创新探索“立规矩、定方向”。
正是在进行效能监察的过程中,2013年7月初,廉政监督局对前海在建的27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资金流转不符合审计要求。不仅如此,约谈相关负责人后,情况仍不见根本好转。该局随即整合五部门监督资源,从外围调查。非法转包、权钱交易……其中存在的腐败问题随之浮出水面。
该局奋战50天,办成了“1010系列案”,共查处13人,涉案金额240余万元,提请市纪委党纪立案8人,市监察局政纪立案1人,市检察院立案侦查3人,市公安局立案侦查2人,1人违纪线索移送省纪委交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三个提前”制度性监督和审计
“我们办案跟过去、跟别的地区不一样。”前海廉政监督局局长周益川早前介绍,该局查办案件做到了“三个提前”:提前安排审计、公安、检察机关介入,为涉法案件办理顺畅流转创造条件,提高办案效率;提前安排人员着手警示教育,案件尚未终结,已制作出了微警示片《扭曲的青春》;提前安排案发单位整改。
“调查贪腐案件及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前海人绷紧了弦!”涉案单位立即加快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结合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并梳理出廉政风险点87个,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不能否认,前海发展建设是深圳重中之重,但制度性的监督和审计同样关键,这才能确保前海发展良性健康。2014年度深圳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了前海合作区土地管理和出让。经审计,2014年度前海合作区土地出让收入54 .48亿元,仅占当年成交总地价184 .68亿元的29 .5%。如T 102-0244宗地、T 201-0078宗地,签订合同的日期分别延误1天、116天,首期款缴纳分别滞后40天、144天,也未按规定标准收取滞纳金。为此,市审计局责成前海管理局按照规定修改土地出让条件,完善有关制度,采取措施加快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及时完整收取土地出让收入,推动前海合作区的各类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此外,审计发现前海合作区未严格执行国有储备土地管理制度。前海片区共有储备土地13块,占地面积508.2万平方米。经查证,前海管理局缺乏对储备土地的日常管理,尚未建立储备土地台账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为此,市审计局责成前海管理局严格按相关要求,尽快完善土地储备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工作,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高辖区建设用地的保障能力。
2013年5月8日,前海廉政监督局挂牌成立。作为管理体制的创新,该机构合并纪委、监察、检察、公安、审计等多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大监督格局,为前海反腐倡廉的创新探索“立规矩、定方向”。
制度建设 12个专责小组对接
前海探索的是“与我国政治体制相适应、与惩防腐败体系相衔接、与现行法律制度相匹配”的一种廉政监督新机制。
为从战略上向纵深推进前海廉政监督,该局争取市检察院、公安局、监察局、审计局的支持与指导,各监督机关选派精英干部到前海工作,并组织相关对口部门负责人深入前海调研,畅通业务对接渠道,形成良好互动局面。实施“嵌入式”监督,成立效能监察、制度审查、风险防控、审计监督等12个专责小组,对接前海管理局10个处和3家局属公司。
此外,为正确履行职能,在涉及职务犯罪侦查、经济犯罪侦查、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方面,前海则安排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派驻人员、按法定程序开展监督。如此,前海廉政监督局突破纪检、监察、检察、公安、审计等监督部门分别设立的格局,整合五大部门监督资源,组建廉政监督“集团军”。
制度建设是前海廉政监督局进行廉政监督的基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局组织前海管理局各处、局属各公司梳理事务、权力、制度“三项清单”,梳理制度254项。
该局还制订实施《前海开发开放制度保障纲要》,重点抓好16个模块的制度建设,推进制度设计、制度审查、制度监察和制度评估,形成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同时,抓好内部制度建设,与市纪委干部管理室、预防研究室一起制订《前海廉政监督暂行办法》、《前海廉政监督局工作规则》和《前海廉政监督局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等。
此外,前海廉政监督局还制订了《前海廉政监督局查办案件工作规程》、《前海廉政监督局预防腐败工作规程》、《前海廉政监督局绩效考核办法》等46项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为规范廉政监督行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撑。
2013年5月8日,前海廉政监督局挂牌成立。作为管理体制的创新,该机构合并纪委、监察、检察、公安、审计等多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大监督格局,为前海反腐倡廉的创新探索“立规矩、定方向”。
观察
开发开放制度评估走专业化道路
“前海廉政监督局要两手抓,一是严查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行为,让想腐败的人不敢腐败。同时要搞好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堵塞漏洞,让想腐败的人不能腐败。”前海廉政监督局局长周益川表示,前海进行制度建设,要走专业化道路。
依靠专家学者的力量,前海开发开放制度评估委员会应运而生。该委员会是经过多方推荐、大面积挑选后,由各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获聘委员来自社会相关专业,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包括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陈泽广,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国文等来自多个领域的20名专家学者受聘评估委员会委员。
“这些专家跨度广,代表性强,责任心重,他们对前海有特别的感情。期待他们通过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前海开发开放制度方面的漏洞,为前海建设贡献力量,为前海实现中国梦献计献策。”周益川介绍,目前,前海共出台了各种制度168项,内容有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日常活动等方面。为发挥专家评委们的专业优势,评委将分为工程建设、现代服务业及综合管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相关板块的制度内容,对相关制度逐个评审。评委们将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项制度的廉洁性、合法性、科学性进行评估。廉政监督局将综合专家意见,对制度进行完善。
2014年12月,前海廉政监督咨询委员会成立,聘请了11名目前内地反腐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和两名香港廉政公署咨询委员会的现任委员,号称反腐理论研究和廉政实践探索的“梦之队”。
而前海开发开放制度评估委员会的成立,则是前海廉政监督局在依靠专业化进一步打造廉政前海的新尝试。前海开发开放评估委员会委员陈泽广认为,前海成立开发开放制度评估委员会,是制度建设的创新,“前海通过制度建设,阳光操作,可以真正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这些专家跨度广,代表性强,责任心重,他们对前海有特别的感情。期待他们通过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前海开发开放制度方面的漏洞,为前海建设贡献力量,为前海实现中国梦献计献策。”——— 前海廉政监督局局长周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