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疑问解读巴西“政坛风暴”
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任命前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入阁的举动17日遭巴西利亚联邦区法官的临时法令“叫停”,这一剧情逆转让巴西政局向进一步复杂化演进。巴西政局缘何陷入困境?眼下态势如何?未来可能走向何方?
【卢拉和罗塞夫缘何成标靶?】
本月4日,巴西警方以涉嫌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为由,强制问讯卢拉。随后,巴西检方又对卢拉提出诉讼,并要求实施“预防性逮捕”。
在被称作“巴西史上最大腐败案”的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中,这家巴西最大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被指长期以来虚报工程报价,收取承包商贿赂并用作政治献金,涉案总金额高达40亿美元。
警方称,卢拉接受企业高管行贿的一处度假别墅,还有证据表明他可能接受企业馈赠的竞选政治献金。
罗塞夫面临的弹劾案所涉指控与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没有直接关系。反对派主张的理由有两点:一是政府2014年财政存在违法行为,主要为未经国会许可向国有银行举债;二是政府在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的调查上不作为,可能试图掩盖内部存在的腐败问题。
【“师徒”渐成“命运共同体”?】
卢拉于2003年至2010年担任巴西总统,政绩赫赫,广受拥戴,卸任时支持率高达80%。不过,卢拉形象受到腐败案冲击,眼下还官司缠身。
罗塞夫曾是卢拉的左膀右臂,并最终成为卢拉的“接班人”。罗塞夫现阶段民意支持率十分低迷,在劳工党内也已失去绝对权威,远不及即使如今已陷入麻烦的卢拉。
罗塞夫16日宣布任命卢拉为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外界认为,罗塞夫任命卢拉意在凭借卢拉的经验和在劳工党内的威望,帮助陷入执政困境的罗塞夫稳住阵脚。如果卢拉成功入阁,便享有内阁部长拥有的豁免权,司法机构无法对他进行调查和诉讼。只有最高法院能够审理他的案件。
上述决定被视作罗塞夫政府的“险棋”,虽可能帮助渡过现有难关,但也可能招致反对派的更强烈反应。
【各方角力现状如何?】
巴西国民议会众议院下设的65人特别委员会17日正式重启程序,研究是否推进对罗塞夫的弹劾程序。特别委员会有两周时间审议,而后投票决定罗塞夫弹劾程序是否继续推进。如果投票决定继续,众议院全会将就此举行辩论并付诸表决。
卢拉宣誓就任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后,巴西利亚联邦区法官签署法令中止卢拉入阁,称罗塞夫此举意在保护卢拉,逃避司法机构对其涉嫌腐败案的调查。这一法令在巴西引起争议,各方就法令的效力以及时限说法不一。
【弹劾可能性有多大?】
按照法律,弹劾案如需获得通过,必须得到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席支持,即513个议席中的至少342席。此后,总统需要暂时离职,等候联邦参议院的表决。如参议院同样有三分之二以上议席支持弹劾,总统则必须下台,由副总统接任。
理论上讲,罗塞夫所属的执政联盟在众议院拥有314席,能够轻而易举阻止弹劾案。不过,罗塞夫的执政表现已引发执政联盟分化,部分政党开始与执政党保持距离。
作为国会议员席位最多的巴西民主运动党12日说,将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退出执政联盟。
最新民调显示,六成巴西民众支持弹劾罗塞夫,而罗塞夫的支持率仅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