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前沿 > 国内视野 国内视野

反腐败必须一刻不松半步不退

 来源:求是网 作者:李红卫发布时间:2017-12-07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地指出: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十九大闭幕不到一个月,就先后有中宣部原副部长鲁炜,第十二届人大环资委副主任、中国环科院原院长孟伟,辽宁省副省长刘强等高官落马。此外,2017年11月,在中央召开重要电视电话会议时,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编办主任李玉夫在确认参会的情况下,却和私营企业主外出钓鱼。在组织调查期间,李玉夫公然编造谎言搪塞,并提供虚假疾病证明欺骗组织。
  面对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依然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说明了什么?
  说明反腐败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反腐败同样面临着新情况,尤其是腐败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出现新变化。比如有的公款吃喝转换场所、转嫁接待、转移支付,有的公款旅游批件造假、路线造假、任务造假,有的以好人主义巧立名目变相发放津补贴,还有的以发微信红包形式搞行贿受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反腐败问题上,必须强化“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观念,必须做好长期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只有树立长期反腐的理念,才能时刻绷紧反腐败这根弦,才能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
  说明反腐败必须时刻保持高压态势。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时,曾说:刑事案件恶性案件没有被压下去反而发展了,原因在哪里?主要是下不了手,对犯罪分子打击不严,不快,判得很轻。他还说:那些犯罪分子在看风向,看你下一步怎么办,如果还是软弱无力,处理不严,坏人的气势还会长上来。虽然,邓小平同志谈的是刑事犯罪活动,但同样适用反腐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特别是对那些十九大后仍不收手,乃至对抗组织,欺骗组织的,必须严惩,以一警百,防患于未然。无数事实也证明,只有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严厉打击,严格惩处,才能对腐败形成震慑,从而逐步减少乃至杜绝腐败。
  说明反腐败决不能滋生松劲休息心里。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在反腐败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成绩催人奋进,也容易让人滋生懈怠心理,产生放松一下休息一下思想。这样的心理,恰恰是一些腐败分子所期待的——打虎反腐应该差不多了,该松一松了,歇口气了;“弦不能绷得太紧”呀,“总有停下来的时候”,等等。一篙松劲,前功尽弃。如果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裹足不前,甚至躺在功劳簿睡大觉,那么,腐败分子就会卷土重来,更加嚣张,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会功亏一篑,付之东流。唯有一刻也不停息,一刻也不放松,把反腐败取得的成绩当成新的起点,才能让那些对反腐败抱有“时过境迁”或者“该歇歇了”“盛会不反腐”的腐败分子彻底死心,低头认罪。
  在宣布鲁炜落马的同一天,中纪委发布了十九大后首次“月报”,统计显示:十月份已处理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地厅级官员48人,县处级525人,乡科级5617人。这些数字,再次警醒我们:反腐败没有休止符,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反腐败必须一刻不松、半步不退。
  (作者单位:河南省偃师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湖南工商大学

  中共湖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湖南省监察委员会

  中国智库索引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长沙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长沙市监察委员会

  中共浏阳市委员会

  浏阳市人民政府

  清风杂志社